4、他的文笔非常熟练,每次写作都是文不加点,无须修改。5、她的文章常常是文不加点,因为她对文字的运用非常熟练。6、他写文章时总是文不加点,一气呵成,从不拖泥带水。7、即使是复杂的论述,他也能文不加点,一挥。
文不加点 谓作文一气呵成,无须修改。《初学记》卷十七引汉张衡《文士传》:“吴郡张纯,少有令名,尝谒镇南将军朱据,据令赋一物然後坐,纯应声便成,文不加点。”宋陈善《扪虱新话文贵精工》:“杨大年。
1、成语文不加点意为文章一气呵成,无须修改。文思敏捷,写作技巧纯熟。2、点,意为改动、修改。3、成语典故来源于汉末文学家祢衡,他文采斐然,有次为别人写了首《鹦鹉赋》,虽然下笔千言,但一挥而就,不加修改。4。
“文不加点”是指写文章一气呵成,不用涂改。现多用来形容一个人文思敏捷,写作技巧纯熟。该成语出自南朝梁·萧统《鹦鹉赋序》:“衡因为赋,笔不停辍,文不加点”。“文不加点”为主谓式;可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点。
1、成语文不加点是指写文章的正确答案:一气呵成。“文不加点”里的“点”是改动、修改的意思。2、成语出处南朝梁·萧统《鹦鹉赋序》:“衡因为赋,笔不停辍,文不加点。3、成语典故来由:“文不加点”最早语见萧统《。
5、他才思横溢,写作时文不加点,一挥而就。6、这位作家写起文章来文不加点,洋洋洒洒,真是一字千金。7、他下笔如有神,写起文章来文不加点,妥帖自然。8、他的书法造诣深厚,写起字来文不加点,流畅自然。9、他才思。
1、形容文章写得流畅、优美。当一个人在写作时能够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,用词精准、文笔流畅,不需要过多思考或修改,就可以用文不加点来形容。例如,这篇文章真是文不加点,一气呵成。2、形容人才华横溢、文思敏捷。有。
语法:“文不加点”在句中作谓语、宾语,形容文思敏捷,写作技巧纯熟,含褒义。近义词:一、一气呵成[yīqìhēchéng]释义:一口气做成。形容文章结构紧凑,文气连贯。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,迅速不间断地完成。引证:北曲。
古人书写时,如遇错字,就在写错的地方涂一点墨,表示删去。所以文不加点就表示文章一挥而就,不加以涂改,用来形容文人的才思敏捷,可以下笔成章,如东汉的祢衡写《鹦鹉赋》时就文不加点。祢衡恃才傲物,不为曹操所容,。
文不加点的意思是形容写文章一气呵成,不用修改。1、拼音:[wén bù jiā diǎn]。2、释义:点,涂上一点,表示删去,形容文思敏捷,写作技巧纯熟。3、出处:汉·祢衡《鹦鹉赋序》:“衡因为赋,笔不停辍,文不加点。
内容来自:Www.010dh.com 阳光系统站